在審核實踐中,有人總結出以下需要注意的環節,簡稱現場審核中的“六要”。
1.要關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其他要求
審核員不可能對所有被審行業的專業都熟悉,即使是專業審核員在審專業范圍內的企業時,也可能遇到許多不熟悉的情況,畢竟同行業內不同的產品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標準和工藝。
審核中可關注以下問題:
企業最終檢驗規范是否已充分考慮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檢測內容,有否遺漏出廠批次檢驗必須做到的檢測項目;
檢測方法是否與標準規定一致;
是否實施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規定的型式實驗項目,并能出具檢測合格的證據。
2.要關注產品、工藝、設備或檢測方法和檢測點的變化
產品工藝設備或檢測方法和檢測點的變化往往會帶來控制參數或條件的變化。如事先策劃和驗證不充分,往往會引起質量的波動。因此審核員在審核中應關注是否有上述情況發生,以及變化后控制措施的策劃情況。由此也可以比較清楚地評估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策劃能力及控制的有效性。
3.要關注特殊、關鍵過程控制的有效性
特殊、關鍵過程控制的水平不僅是對產品質量的重要反映,也是對企業質量控制能力的一個重要反映。
審核員在審核過程應充分關注:特殊過程有否被識別,或未按特殊過程控制要求加以管理及控制的有效性。
4.要關注不合格品、退貨、返修、投訴反復出現的環節和改進情況
觀察一個質量管理體系對不合格品及投訴的改進措施是對體系自我改進、自我完善機制有效性的最好判斷方法之一。審核員在審核中不能只看內審開了多少個不符合項以及不符合項是否已糾正,而是要關注對反復出現不合格和投訴的處理。
5.要關注受審核方與國際、行業先進生產方式、發展動態的差距
專業審核員對國際先進生產方式以及動態的介紹,有時會給受審核方帶來新的思路或啟發。
6.要關注企業效益及質量成本、推動企業以管理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