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對食品相關產品開展了質量監督抽查,現將抽查結果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2022年8月至11月,省市場監管局公開招標遴選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承擔2022年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等13種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任務,從全省17個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抽查244家市場主體生產或銷售的591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檢測發現5家企業生產或銷售的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0.85%。其中,生產領域共抽查295批次產品,檢測發現4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36%;線上電商領域共抽查90批次產品,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線下流通領域抽查206批次產品,檢測發現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0.49%。
二、檢測結果分析
(一)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抽查92家市場主體生產或銷售的206批次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其中生產領域172批次,線上電商領域30批次,線下流通領域4批次。根據《湖北省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修訂版》,重點對感官指標、總遷移量(蒸發殘渣)、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溶劑殘留量、甲苯二胺(4%乙酸)、特定遷移量(以銻計)、負重性能等9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二)食品接觸用紙板材料及制品。抽查53家市場主體生產或銷售的124批次食品接觸用紙板材料及制品,其中生產領域94批次,線上電商領域30批次。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修訂版》,重點對感官要求、鉛、砷、甲醛、熒光性物質、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大腸菌群、沙門氏菌、霉菌、感官指標、滲漏性能、杯身挺度、耐溫試驗、跌落試驗等17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發現3家市場主體生產的3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2.42%,不合格項目為感官指標。
(三)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抽查7家市場主體銷售的30批次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根據《湖北省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遷移物指標(砷、鎘、鉛、鉻、鎳)等5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四)食品接觸用玻璃制品。抽查5家市場主體銷售的30批次食品接觸用玻璃制品,根據《湖北省食品接觸用玻璃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鉛、鎘等2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五)食品接觸用陶瓷制品。抽查5家市場主體銷售的30批次食品接觸用陶瓷制品,根據《湖北省食品接觸用陶瓷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鉛、鎘等2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六)食品接觸用橡膠制品。抽查6家市場主體銷售的10批次食品接觸用橡膠制品,根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接觸用橡膠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修訂版》,重點對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等4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七)兒童餐具。抽查了6家市場主體銷售的11批次兒童餐具產品,根據《湖北省兒童餐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感官要求、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遷移物指標(砷、鎘、鉛、鎳)等9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八)塑料購物袋。抽查7家市場主體生產或銷售的15批次塑料購物袋產品,其中生產領域2批次,線下流通領域13批次。根據《湖北省塑料購物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重點對標識、環保要求、提吊試驗、跌落試驗、漏水性、封合強度、落鏢沖擊、總遷移量、高錳酸鉀消耗量、重金屬(以Pb計)、脫色試驗等11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發現1家市場主體銷售的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6.67%,不合格項目為落鏢沖擊。
(九)普通牙刷。抽查3家市場主體銷售的10批次普通牙刷產品,根據《湖北省普通牙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安全要求等1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十)食品接觸用鋁制品。抽查7家市場主體銷售的15批次食品接觸用鋁制品,根據《湖北省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遷移物指標(砷、鎘、鉛、鉻、鎳)等5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十一)食品用洗滌劑。抽查12家市場主體生產或銷售的40批次食品用洗滌劑產品,其中生產領域7批次,線下流通領域23批次,線上電商領域10批次。根據《湖北省食品用洗滌劑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修訂版》,重點對總活性物含量、pH、去污力、熒光增白劑、甲醇、甲醛、重金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砷等10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十二)一次性筷子。抽查33家市場主體銷售的50批次一次性筷子產品,其中線下流通領域30批次,線上電商領域20批次。根據《湖北省一次性筷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大腸菌群、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霉菌、噻苯咪唑、聯苯、二氧化硫浸出量等9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十三)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抽查8家市場主體生產的20批次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產品,根據《湖北省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實施細則(2022年版)》,重點對標志和說明、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和電流、工作溫度下的電氣強度、電源連接和外部接線、內部布線(不含23.3條)、接地措施等7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發現1家市場主體生產的1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5.00%,不合格項目為標志和說明、輸入功率和電流。
三、工作要求
針對本次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抽查結果處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做好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工作。處理情況要及時錄入“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并報送省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銷售市場主體作出行政處罰的,按照《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規定》(市場監管總局45號令)要求,將行政處罰信息通過國家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二)督促落實主體責任。將本轄區內抽查不合格產品情況通報相關部門,采取有力措施,督促市場主體依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三)加強質量技術幫扶。本次抽查發現的5批次不合格產品,其中4批次不合格產品來源于本省生產企業。各地要加強生產企業證后監督檢查和標準培訓宣貫,幫助企業深入查找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和解決方案,加強原材料和成品出廠檢驗,促進行業質量水平提高。